<p>
</p>
<p>
和法国的技术交流胎死腹中之后,进行微型电子计算机(当时统称台式机)研究的“长城工程”也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危险。
</p>
<p>
不干了行不行?
</p>
<p>
答案是 — 不行。从民用的角度讲,急需计算机的企事业单位不在少数,但现有大型机的费用让他们无力问津;从军用的角度讲,假如北疆的边防雷达站需要计算机帮助计算某个不明飞行物的轨迹,现有大型机的数量不足,使用条件也无法满足需要。
</p>
<p>
至于从国外进口微机,有钱都没地方儿花 – 那个时候科研单位连研制的样机都进不来,更不要说为军用民用成批进口了。<br /> 迫在眉睫,白天批斗,晚上干活,也得干。
</p>
<p>
雷达站这个是真有其事,事实上当时要测定的是苏联穿越我国东北上空的间谍气球。长城203定型的时候,为了确认其能够在北疆使用,军方有一个要求是零下 XX度条件下要能连续工作X个小时(还有一个要求是零上XX度下有同样的连续工作时间,那是为了在海南岛使用提出的)。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要半夜才能回来,具体来说,就是为了处理这个问题。
</p>
<p>
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没有设计思路。按照原有大型机的方式搞,也未必搞不出来,但明摆着是落后的,恐龙再小巧也是恐龙,一样逃不过白垩纪的大灾难,技术指标肯定也达不到要求。他们手中也有一些国外公开发表的论文,虽然无法窥视其核心技术,但从掌握的技术材料来看,当时国外的微机并不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,明显已经另辟蹊径。认识到这一点,院里为“长城工程”制订的计划是 — 先仿制,再改进。
</p>
<p>
仿制的对象,最初选定了气象局使用的英制计算机,因为“无可替换”而被迫放弃。山穷水尽之时忽然听说本所另一个科室曾进口了一台意大利计算机,目的是完成某个科研任务,现在任务完成,机器也就成了闲置设备。
</p>
<p>
说起这台机器还有点儿来历。它是意大利奥里沃地公司的产品。这个公司也是欧洲计算机研制的先驱之一,但由于计算机研制投入的资金过多,导致资金链断裂,这个公司到六十年代前期已经濒临破产。由奥里沃地的情况也可看出计算机的确是一个虽然高产出,也需要高投入的行业。正是由于资金短缺,奥里沃地的老板与当时对西方敌意深重的中国做起了买卖,并巧妙地帮助中国摆脱了巴统组织(对,那个时代就有巴统组织,连名儿都如假包换)对这笔交易的质疑。这台计算机就是这笔交易的一部分。
</p>
<p>
简直是瞌睡送来个枕头阿!
</p>
<p>
萨爹他们理直气壮地跟所里提了申请,小心翼翼地把这台机器弄了回来,临走,还不忘告诉人家 – 这可不是借阿。
</p>
<p>
废话,拿来就大卸八块儿给凌迟了,当然不是借,借了就没准备还。好在兄弟部门都对他们表示理解,
</p>
<p>
尽管如此,拿了一台样机就想仿制计算机,还是有如天方夜谭。<br /> 这仿制,倒是我们的长项,在国门没有打开的日子里,大到驱逐舰,小到气门芯,中国科研人员算是把仿制的本事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</p>
<p>
空军的歼-7战斗机就是仿制的,按照苏联卖给咱们的米格21全尺寸测绘,一个部件都不改地仿,工作原理并没有完全搞明白居然就给仿成了!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<strong><img border="0" src="http://farm5.static.flickr.com/4141/4789974735_3491edbfe9.jpg" /></strong> <strong>仿制成功的歼-7第一个型号 – 歼七-J,虽然它还不完善,但代表了中国正式拥有自行制造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能力,不知底细的潜在对手因此受到的威慑,就是歼-7的价值</strong>
</p>
<p>
不过,这也是有前提的,那就是1961年刘亚楼与苏联签订了引进米格21的合同,毕竟获得了部分技术材料,特别是材料强度和加工工艺部分的资料,否则,单凭外观你怎么能判断某一个部件的强度要求,和它用什么样的热处理工艺呢?同样的一个连接件,用不同的材料,那机械性能可能大相径庭。即便如此,由于米格 21早期型号设计上的固有缺陷,仿造成功的歼-7还曾经发生过多次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。说来,还是仿制的过程过于仓促了,如果能够吃透它的设计,或许这些血的代价,并非不能避免。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七十年代,我们曾经通过北非某国拿到了苏联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米格-23(记得好像是第一代米格15对F-86,一代半米格19对F-100,二代米格 21对F-104,三代米格23对F-4,不过F-104和F-4好像差距并不大)但最终对它没有仿制。其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没有技术材料,其变后掠翼的盒梁加工工艺我们并不掌握,没法在不超重的条件下制造出同样强度的设备来。
</p>
<p>
当然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看完米格-23的飞行表演(当时北非某国是配了飞行员和维修工程师来的)和座舱布局,空七师的某位老总大为怀疑,认为这东西名不副实,硬说拿歼-6就能把它打下来。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这话说出来可是有点儿大逆不道,因为米格-23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几种变后掠翼战斗机,空中机翼换个角度就能获得完全不同的气动性能,而且无论火控还是续航力,都远在歼-7之上,你。。。能用歼-6就把它打下来?!
</p>
<p>
幸好当时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中将也是个懂业务的,知道米格-23翅膀变个形状要飞行员七个动作以后,也对它是不是象期待的那样先进半信半疑 – 想想曹司令员用湖南话说 – “七个?作完了怕不让后面的给打成筛子了?”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于是组织了七次空中对抗 – 那个年代没有飞行模拟器,要比划就得真刀真枪的来。
</p>
<p>
第一次, 打了个平手,以后每次都是中国飞行员把对方“打下来”,那位北非飞行员快赶上有九条命的猫了。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无独有偶,美国第三代战斗机的典范F-4鬼怪式,在越南战场上,也屡次被第二代战斗机米格-21打下来。
</p>
<p>
说起来窍门也没什么,第一空七师是解放军的“空中近卫军”,首都卫戍师,飞行员都是八大金刚这个级别的,实战能力不是飞行表演出身的北非飞行员可比,第二抓住米格-23机身大,目标大,动作反应慢的弱点,专门靠近了缠斗,面对一打起来就撒石灰,揪辫子的小个子歼-6,米格23如何不败?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结果。。。自然对要求“不惜一切代价”仿制的那一派,造成了重大的心理伤害和动力伤害。
</p>
<p>
这些是在机场听地面车辆部一位老大讲的,这位科长到民航前是空七师的一个领航主任,和曹司令员一起吃过大锅饭的角色。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如果和法国作技术合作,那中科院仿制微型计算机的过程大约也就和仿造歼-7差不多,现在用意大利的,手头只有用户手册,根本没有技术材料,这仿制的难度可就太大了。
</p>
<p>
不说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根本就不是测绘这一类手段能解决的,单说这台机器就此一台,谁也不敢把每一个部件都砸开看看,就足以让人抓狂了。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没有技术资料,怎么仿?
</p>
<p>
幸好此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,这个人,就是老六室的室主任夏启胜先生。<span style="display:none;">.</span>
</p>
<p>
[待续]
</p>
<p>
</p>
<div>
<a target="_blank" href="http://sns.juziyue.com/webinvite.php?u=337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<img src="http://image.webstory.my/WebStoryLogo32.png" /></a> 今天你<a target="_blank" href="http://sns.juziyue.com/webinvite.php?u=337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菊子曰</a>了么?
</div>